新闻
中国科技赢家走向整合
2015年1月13日
金融时报
就在去年年底,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在其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使其估值达到450亿美元。
小米通常被描述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是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中最大的参与者。但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公司,就像三星边缘化索尼一样,它可能很快就会边缘化三星(仅作举例)。小米具有全球野心,并将逐步构成挑战。
对冲基金全明星投资(All Stars Investment)驻香港的创始人季卫东先生(Richard Ji)说:“雷军(小米的创始人)无意在硬件上赚钱。” 季先生领导小米的最新融资,并认识了雷先生多年。“这只是一个客户获取渠道,一切都与软件和互联网服务有关。小米有一个数百公司都在其中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新的一年刚到,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了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网上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的开业。微众银行由中国另一家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拥有。这是有力的提示——北京方面祝福这些科技公司接替根深蒂固的强大国企。
腾讯已经摧毁了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现在银行面临挑战,其“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未必延伸到其客户或中国的中小企业。
中国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他们现在的总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该市值的80%来自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2014年,瑞士信贷中国互联网指数上涨了20%(此前一年上涨了100%),而三大巨头合计上涨了31%;如果没有它们,该指数将下降5%。此外,据瑞士信贷的一份报告,三大巨头占该领域所有并购交易额的90%,使此类交易成为“现金充裕的巨人的游戏”。
巨头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从挑战者到现任者的转变步伐迅猛。季先生补充说:“进入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一旦拥有1亿用户,就会产生强大的网络效应”。
确实,当一家投资公司考察阿里巴巴时,它拥有电子商务市场的70%。关于阿里巴巴未来的部分质疑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份额可能将急剧下降。相反,它反而上升了。
这位投资者总结说:“我们没有意识到规模有多重要。”
少数竞争者的统治地位意味着竞争环境不均衡,而对于没有这种人脉关系的初创企业而言,成功将变得更加困难。随着巨头巩固其在市场上的地位,选股和人脉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可能没有硅谷,但它现在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初创企业基础设施,使它们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吸引来自资者和科技巨头创始人的资本和建议。另外,创建这些公司的企业家已越来越有经验并具有战略眼光。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投资者将会看到其他许多中国科技公司跟随阿里巴巴进入公众市场。例如美团可能会在今年上市,美团得到了阿里巴巴、General Atlantic和红杉资本等财力雄厚的投资者的支持,并为其1亿用户提供娱乐、酒店和餐厅折扣。
如今,市场上有许多泡沫的迹象。最新一轮融资的价格水平令人生畏,投资人在签署投资协议之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尽职调查。现在暗示中国互联网公司赚了最大的钱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内部人(如大象)争吵不休时,受到踩踏的是局外人(或老鼠)。